首页 > 行业资讯 > "零糖"代糖产品真的能减肥吗?最新研究揭示令人意外的真相
"零糖"代糖产品真的能减肥吗?最新研究揭示令人意外的真相
2025-04-23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日常饮食中的糖分摄入。添加糖(如蔗糖、果糖等)过量已被证实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标榜"零糖""0热量"的代糖产品,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山梨糖醇等,它们既能提供甜味,又几乎不含热量,且对血糖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中。  

然而,这些代糖真的如宣传般健康吗?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的最新研究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所谓的"0热量"代糖可能不仅无法帮助减肥,反而可能刺激食欲,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阻碍减肥进程。  

 

代糖如何影响食欲和大脑活动?  

这项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糖尿病和肥胖研究所团队开展的研究,重点关注了常见代糖——三氯蔗糖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人员招募了75名年轻志愿者,让他们分别饮用含三氯蔗糖、蔗糖或普通水的饮料(甜度相同),随后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血液检测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激素水平和饥饿感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与蔗糖和水相比,摄入三氯蔗糖后,大脑中负责食欲调控的下丘脑区域血流量显著增加,神经活动更为活跃。此外,下丘脑与负责动机和感官处理的脑区之间的连接也更强,这意味着三氯蔗糖可能增强了人们对食物的渴望。  

更值得注意的是,饮用三氯蔗糖饮料后,受试者的饥饿感比饮用蔗糖饮料时更强。研究人员解释,蔗糖的摄入会引发血糖升高,并促使胰岛素等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会向大脑传递"已摄入热量"的信号,从而抑制饥饿感。但三氯蔗糖无法触发类似的激素反应,导致大脑误以为身体未获得足够能量,进而刺激食欲。  

 

代糖的影响因人而异  

研究还发现,三氯蔗糖对大脑和食欲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 肥胖人群:代糖对激素调节的干扰更为明显。  

- 性别差异:女性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变化更显著,表明代糖的影响可能因性别而异。  

- 儿童和青少年:目前研究尚未涵盖这一群体,未来需进一步探讨。  

 

代糖的健康争议不止于此  

三氯蔗糖并非首次被质疑。2022年《细胞》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摄入三氯蔗糖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并损害血糖调节能力。2023年《自然》的一项小鼠实验则表明,高剂量三氯蔗糖可能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其他常见代糖同样存在争议:  

- 阿斯巴甜:202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能致癌物"2B类),另有研究指出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赤藓糖醇:曾被宣传为"天然健康代糖",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可能与血栓形成、心梗等心血管问题相关。  

 

结论:代糖并非减肥"捷径"  

综合现有研究,代糖并非理想的糖替代品,其潜在健康风险和减肥效果均需谨慎评估。对于真正希望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减少甜食依赖、选择天然食物、增加运动和多喝水或许是更可靠的方式。毕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

上一条:辉瑞终止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Danuglipron研发 聚焦其他肥胖治疗管线开发

下一条:香港华美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韩国Danurim达成战略合作,共拓中国安宫牛黄丸市场 ——跨境医药电商赋能传统中药国际化

  • 全球药价博弈再起风云:特朗普新政搅动千亿市场

    2024年5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抛出重磅政策信号,宣布启动药品降价计划,声称可使药价直降30%80%。这份剑指最惠国定价的行政令即刻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港股创新药板块首当其冲,单日跌幅创下近年新高。但戏剧性转折发生在24小时内
  • 临床验证的中风急救方案:安宫牛黄丸组方解析与现代工艺应用

    仲春回暖时节,昼夜温差剧烈如过山车,恰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魔鬼时段。在中医急救药典中,安宫牛黄丸犹如一柄淬炼两百年的三棱战戟,以国家保密配方的玄妙配伍,构筑起涤荡热毒破障开窍定魄安神的三维急救体系
  • 安宫牛黄丸的四大谜题与科学使用解析

    一、历史之谜:不足300年的后起之秀安宫牛黄丸源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明代万氏牛黄丸改良而来,历史不足300年。相较于桂枝汤、六味地黄丸等千年古方,其凭借凉开三宝之首的独特疗效迅速崛起,成为中医急救领域的代表方剂
  • 跨境医药新政红利释放:华美生物携手Danurim打造中韩中药供应链标杆

    2025年4月,中国香港/首尔——在国家药监局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的公告》的政策利好下,香港华美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华美)与韩国知名医药企业Danurim株式会社(以下简称Danurim)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 突破性进展:从GLP-1到多靶点疗法——肥胖症药物研发新趋势

    肥胖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局限和减肥手术存在风险的双重背景下,以肠胰激素为靶点的新型药物研发正掀起肥胖治疗领域的革新浪潮。本文系统梳理当前药物研发管线及其临床价值
  • 代谢调控新纪元:解码GLP-1靶向疗法的多维突破

    一、代谢调控器的进化史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肠道L细胞分泌的核心调控因子,通过双通道机制实现代谢稳态——既作为血糖平衡的精密传感器,又担任食欲调节的中枢指挥官。其受体激动剂(GLP1RAs)的研发突破,标志着慢性疾病治疗进入精准调控新时代
  • 国内名贵中成药市场迎来理性回归:安宫牛黄丸与片仔癀价格波动深度解析

    市场动态:回收价格显著回调,供需格局重塑近期,国内两大名贵中成药——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与片仔癀锭剂的礼品回收市场出现显著价格波动。据2024年9月监测数据显示,新批次的同仁堂铁盒装安宫牛黄丸回收价已降至450500元/颗,较6月高点缩水超30%
  • GLP-1受体激动剂:肥胖、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交互作用及治疗潜

    一、疾病现状与关联机制前列腺癌(PCa)作为美国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疾病负担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呈现显著关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肥胖不仅与PCa风险增加存在渐进性关联,还通过社会决定因素(如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差异)共同影响疾病进程
版权所有 © 2025 深圳华美创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365463号    粤网药信备字(2025)第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