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page > news > 高温预警升级!警惕“热中风”突袭,科学急救护健康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
高温预警升级!警惕“热中风”突袭,科学急救护健康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
2025-07-16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认为寒冷季节才是脑卒中高发期,但医学数据显示,最寒冷的冬季与最炎热的夏季,脑卒中发病率均比其他季节高出10%-15%。当气温突破32℃时,脑卒中风险骤增66%!尤其是35℃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急诊中风病例增加30%,其中75%为缺血性脑梗死(脑梗)。

 

明辨差异:热中风 ≠ 中暑,急救关键不同

中暑(热射病): 高温击垮体温调节系统,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器官如同“被煮开”。

热中风(脑卒中): 高温导致大量出汗脱水,血液粘稠、流速减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夏季突发脑梗患者并无“三高”病史,脱水是主要诱因。

 

高温应急必备:科学备药,守护生命

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等有辅助缓解作用。

防热中风: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是应对痰热闭阻型中风(症见高热、昏迷)的传统急救用药,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被誉为“温病三宝”之首。

 

科学使用丹佑林安宫牛黄丸:

意识清醒: 可吞服、含服或嚼服。

意识模糊/牙关紧闭: 可用温水化开(金箔会漂浮),服用溶解药液;或用棉签蘸药液厚铺舌面,反复操作。严重者需专业医护人员鼻饲或灌肠。

重点人群备药建议: 老年人、“三高”患者、长期高压熬夜人群,建议在床头等触手可及处常备一粒丹佑林安宫牛黄丸。在突发中风且明确辨证为热闭证时,于送医前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助于为脑细胞在缺氧环境下争取时间,减轻后遗症,保护大脑功能,为后续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 健康小贴士:

> 高温天气请务必:

> 主动补水: 即使不渴,也要定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

> 避开烈日: 减少10-16点户外活动,外出做好遮阳防护。

> 识别信号: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是否有中风或中暑征兆。

> 急救意识: 牢记“热中风”需立即拨打120并保持患者静止,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急救药品。

 

科学认识“热中风”,备好急救方案,让这个夏天多一份从容与安全保障。丹佑林安宫牛黄丸,守护家庭健康的应急之选。(注:药品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并辨证施治)

上一条:安宫牛黄丸:急救良药,非保健补品——厘清误区,正确使用

下一条:盛夏谨防“热中风”:高温季节的脑血管健康警报

  •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经典良方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治疗邪热内陷心包证的代表性急救方剂。其核心病机在于热毒炽盛,内陷心包,常兼夹秽浊痰浊,闭阻心神。丹佑林安宫牛黄丸严格遵循经典组方,精准针对此证候。核心功效与适用指征主攻热毒:以清热解毒为第一要义,力专效宏,直指热毒内陷之根源
  • 天价安宫牛黄丸:是急救“顶流”还是被神化?理性解读与科学选择

    安宫牛黄丸,一颗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温病三宝之一,曾是清宫御药。如今,其价格从1960年代被炒至11万元,到2025年零售价一路飙升,引发热议:它究竟是中医急救瑰宝,还是智商税?一、身价为何堪比黄金?1.天价核心原料:天然牛黄:牛胆结石形成,产量极低
  • 口服小分子GLP-1新突破:德睿智药MDR-001展现优异减重效果与安全性

    现有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虽已实现长效注射(每周或每月一次),但全球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因恐针、疼痛或操作不便等原因,患者1年坚持率仅约50%,2年持续使用率降至约30%。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因此成为全球研发热点
  • 中国创新GLP-1RA药物研发提速,多靶点布局展现国际竞争力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凭借显著的减重、降糖及心肾保护效果,已成为全球代谢疾病治疗的核心焦点。在这一领域,中国药企正从快速跟进迈向自主创新,成为全球研发版图中日益重要的力量
  • GLP-1争夺战进入下半场:巨头攻防与多方混战

    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的成功,充分证明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价值。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现有GLP1疗法(如显著的肌肉流失、给药便捷性、疗效瓶颈等)的痛点日益凸显。围绕GLP1的探索远未结束,正迈向更多元、更深入的新阶段
  • 国之瑰宝:七种国家级保密配方的传奇中药

    中华医药宝库浩瀚如海,拥有上万种中药材和数千种制剂。然而,在这片璀璨星河中,仅有七种中药制剂被赋予了国家绝密或国家保密配方的最高等级保护,其配方与工艺秘而不宣,说明书可不完整标示成分。它们不仅是中医智慧的结晶,更是国家守护的医药瑰宝
  • 盛夏谨防“热中风”:高温季节的脑血管健康警报

    许多人知晓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却往往忽视了炎热的盛夏同样潜藏着风险——尤其对于家中有老人,特别是有脑血管病史的家庭而言,盛夏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热中风高发期。科学统计显示,一年中确实存在两个中风发病高峰:气温低于0℃的严冬和气温持续在32℃以上的酷暑
  • 安宫牛黄丸:急救良药,非保健补品——厘清误区,正确使用

    近年来,安宫牛黄丸被不少人视为预防中风的保健品,这种认知的偏差令人既欣慰又忧虑。欣慰的是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忧虑的则是这味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急救药,已被过度包装,偏离了其本质用途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shenzhen huamei chuang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粤ICP备2025365463号    粤网药信备字(2025)第00328号